具身机器人征服1万伏高压线!-10℃严寒、13米高空全天候作业零事故
具身机器人征服1万伏高压线!-10℃严寒、13米高空全天候作业零事故1万伏的高压配网线路上,一台亮黄色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替人类干活。
1万伏的高压配网线路上,一台亮黄色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替人类干活。
银河通用联合多所大学发布了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让机器人能自己找路,而不再依赖遥控,从而推动具身智能向规模化商业落地演进。
当前机器人领域,基础模型主要基于「视觉-语言预训练」,这样可将现有大型多模态模型的语义泛化优势迁移过来。但是,机器人的智能确实能随着算力和数据的增加而持续提升吗?我们能预测这种提升吗?
近期,Google DeepMind 发布新一代具身大模型 Gemini Robotics 1.5,其核心亮点之一便是被称为 Motion Transfer Mechanism(MT)的端到端动作迁移算法 —— 无需重新训练,即可把不同形态机器人的技能「搬」到自己身上。不过,官方技术报告对此仅一笔带过,细节成谜。
擎天柱靓丽演示背后,是近百号员工每日8小时,疯狂重复固定动作,擦桌子、扮大猩猩等,他们正用体力「喂饱」擎天柱。
在自动化需求中,传统的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主要解决规则明确的重复性任务,在当时是较为主流的解决方案。
ICLR 2026爆火领域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全面综述来了! 如果你还不了解VLA是什么,以及这个让机器人学者集体兴奋的领域进展如何,看这一篇就够了。
这两天,Physical Intelligence(PI)联合创始人Chelsea Finn在𝕏上,对斯坦福课题组一项最新世界模型工作kuakua连续点赞。
当机器人也开始找人代班,当一个人类操作一个机器人「入侵」你的生活,你会允许吗?
具身智能赛道的想象力,远比眼前的机器人要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