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DD 2025 | UoMo来了,首个无线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一个框架搞定三类任务
KDD 2025 | UoMo来了,首个无线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一个框架搞定三类任务在今年的 ACM KDD 2025 大会上,清华大学电子系团队联合中国移动发布了 UoMo,全球首个面向移动网络的通用流量预测模型。UoMo 能同时胜任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甚至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全新区域的流量分布。
在今年的 ACM KDD 2025 大会上,清华大学电子系团队联合中国移动发布了 UoMo,全球首个面向移动网络的通用流量预测模型。UoMo 能同时胜任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甚至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全新区域的流量分布。
昨天,谷歌DeepMind与谷歌研究团队正式推出交互式气象平台Weather Lab,用于共享人工智能天气模型。在热带气旋路径预测方面,谷歌这次的新模型刷新SOTA,是首个在性能上明确超越主流物理模型的AI预测模型。
6月6日,麻省理工学院与Recursion共同宣布推出一款突破性的AI+药物研发模型Boltz-2,用于预测药物靶标 3D 结构,以及结合亲和力。
AI如何理解物理世界?视频联合嵌入预测架构V-JEPA带来新突破,无需硬编码核心知识,在自监督预训练中展现出对直观物理的理解,超越了基于像素的预测模型和多模态LLM。
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连续时间点的数据集合,广泛存在于医疗、金融、气象、交通、能源(电力、光伏等)等多个领域。有效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动态变化,预测未来趋势,从而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
在时间序列预测领域,当前主流的扩散方法还是传统的基于噪声的方法,未能充分利用自回归技术实现时间序列建模。
今年,化学诺贝尔奖授予了AlphaFold,AI+Science受到空前的关注。人们惊叹于,仅仅是一个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就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行业潜力。 就在当下,在第三届中国生物计算大会上,全球规模最大的生命科学基础模型横空出世—— xTrimo V3,参数规模高达2100亿,覆盖蛋白质、DNA、RNA、细胞等七大主流模态。背后玩家正是来自李彦宏孵化创办的百图生科。
长时间交通状况预测,可以用大模型实现了。
逆合成是药物发现和有机合成中的一项关键任务,AI 越来越多地用于加快这一过程。
城市时空的预测,迎来GPT时刻。 清华大学电子系城市科学与计算研究中心推出了第一个无需自然语言的纯时空通用模型——UniST,首次展示了纯时空模型本身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研究成果已被KDD2024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