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djourney V1视频模型来了,AI视频赛道又有卷王?
Midjourney V1视频模型来了,AI视频赛道又有卷王?Midjourney sref 分享还没写完,视频模型直接上了,今天啥也别说了,先把体验分享端上来。
Midjourney sref 分享还没写完,视频模型直接上了,今天啥也别说了,先把体验分享端上来。
大家好我是歸藏(guizang),今天教大家制作现在最火的 AI 视频品类。
这样复杂精致的视频效果,都是AI生成的?都是最新国产AI大模型的新能力??
最近Seedance 1.0 Pro风很大啊,看到我的博主朋友们都在玩,那作为一个至今没有被即梦灰度到首尾帧功能的冤种会员,今天就来玩玩PixVerse,aka 拍我AI吧!
Anthropic 前两天发了一篇文章,重点讨论了他们是如何通过多智能体系统来构建 claude 的“深度研究功能”。
您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Vibe coding,有些人轻松拿到完整的Flask应用,有些人却只得到几行if-else语句?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者们最近发布了一项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证实了我们的直觉——AI确实会"看人下菜碟"。
作为一个专注用AI解决具体场景问题的自媒体小博主,每一个场景我一般都搓一个提示词出来,随着覆盖的场景越来越多,我的提示词库也变得越来越庞大。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一句英文谚语——「Garbage in, Garbage out」。
还记得DeepSeek-R1发布时AI圈的那波狂欢吗?"提示工程已死"、"再也不用费心写复杂提示了"、"推理模型已经聪明到不再需要学习提示词了"......这些观点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连不少技术大佬都在转发。再到最近,“提示词写死了”......现实总是来得这么快——乔治梅森大学的研究者们用一个严谨得让人无法反驳的实验,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
现在市面上有46种Prompt工程技术,但真正能在软件工程任务中发挥作用的,可能只有那么几种。来自巴西联邦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等顶级院校的研究者们,花了大量时间和计算资源,调研了58种,整理了46种,最终筛选测试了14种主流提示技术在10个软件工程任务上的表现,用了4个不同的大模型(包括咱们的Deepseek-V3),总共跑了2000多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