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AI公司三个月,我都做了些什么?——与大模型对齐的人类工程师
加入AI公司三个月,我都做了些什么?——与大模型对齐的人类工程师本文主要内容为提示词工程师的工作实际经验和感悟。详人所略,略人所详。Prompt领域的优秀教程越来越多,基础知识可以参见社区先辈刘海同学:[23.08] 网上疯传的「AI 提示词工程师」到底是什么?
本文主要内容为提示词工程师的工作实际经验和感悟。详人所略,略人所详。Prompt领域的优秀教程越来越多,基础知识可以参见社区先辈刘海同学:[23.08] 网上疯传的「AI 提示词工程师」到底是什么?
迄今,全球超 200 个模型基于来自 OpenBMB 开源社区的 Ultra Series 数据集(面壁 Ultra 对齐数据集)对齐,数据集包括 UltraFeedback 和 UltraChat,共计月均下载量超 100 万。
大模型对齐新方法,让数学推理能力直接提升9%。
刚刚,OpenAI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官宣开源Transformer调试器。研究人员不用写代码,就能快速探索LLM的内部构造了!
在目前的模型训练范式中,偏好数据的的获取与使用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训练中,偏好数据通常被用作对齐(alignment)时的训练优化目标,如基于人类或 AI 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RLAIF)或者直接偏好优化(DPO),而在模型评估中,由于任务的复杂性且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则通常直接以人类标注者或高性能大模型(LLM-as-a-Judge)的偏好标注作为评判标准。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s)在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它们的能力日益增强,进而引发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确保他们与人类价值观对齐,从而避免潜在的社会负面影响?
为了使机器具有人类的想象力,深度生成模型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模型能创造逼真的样本,尤其是扩散模型,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色。扩散模型解决了其他模型的限制,如 VAEs 的后验分布对齐问题、GANs 的不稳定性、EBMs 的计算量大和 NFs 的网络约束问题。
一位网友公开了他创作的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智能体,按照他的设想,这样的智能体将在LLM的加持下迅速成长为无所不能的AGI,而人类如果控制她成长的过程,就不需要专门进行对齐。
有的大模型对齐方法包括基于示例的监督微调(SFT)和基于分数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然而,分数只能反应当前回复的好坏程度,并不能明确指出模型的不足之处。相较之下,我们人类通常是从语言反馈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OPO 无需训练即可实现实时动态对齐,而且因其即插即用的特性,适用于所有的开源与闭源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