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IC 2025大黑马,一个「谢耳朵AI」如何用分子式超越Grok-4
WAIC 2025大黑马,一个「谢耳朵AI」如何用分子式超越Grok-4当马斯克的 Grok-4 还在用 “幽默模式” 讲冷笑话时,中国的科学家已经在用书生 Intern-S1 默默破解癌症药物靶点的密码 —— 谁说搞科研不能又酷又免费?
当马斯克的 Grok-4 还在用 “幽默模式” 讲冷笑话时,中国的科学家已经在用书生 Intern-S1 默默破解癌症药物靶点的密码 —— 谁说搞科研不能又酷又免费?
在WAIC 2025大会上,上海AI实验室首席科学周伯文和Hinton教授的尖峰对话轰动全场。而在科学探索上,实验室更是独辟蹊径开创「通专融合」大模型创新路线,全新一代科学大模型拿下多模态能力全球第一。
GPT-4o-Image也只能完成28.9%的任务,图像编辑评测新基准来了!360个全部由人类专家仔细思考并校对的高质量测试案例,暴露多模态模型在结合推理能力进行图像编辑时的短板。
据报道,微软已关闭了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这标志着这家美国科技巨头进一步撤离中国市场。有媒体近日探访时发现,该实验室已无人使用,内部一片漆黑,logo 被拆除,办公设备也已清空。附近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实验室可能是在 1 月或 2 月关闭的。
大模型“套壳”事件防不胜防,有没有方法可以检测套壳行为呢? 来自上海AI实验室、中科院、人大和上交大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种大模型的“指纹识别”方法——REEF(Representation Encoding Fingerprints)。
多图像场景也能用DPO方法来对齐了! 由上海交大、上海AI实验室、港中文等带来最新成果MIA-DPO。 这是一个面向大型视觉语言模型的多图像增强的偏好对齐方法。
AI领域迎来了一位重量级选手—书生·筑梦2.0(Vchitect 2.0),由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布。
中科大、上海AI实验室等组成的ShareGPT4V团队,推出了新的视频数据集,登顶HuggingFace排行榜!
CVPR正在进行中,中国科研力量再次成为场内外焦点之一。
只要1/200的参数,就能让大模型拥有和GPT-4一样的数学能力? 来自复旦和上海AI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刚刚研发出了具有超强数学能力的模型。 它以Llama 3为基础,参数量只有8B,却在奥赛级别的题目上取得了比肩GPT-4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