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被字节收购后再创业:硅谷100天,写在Aibrary正式上线前
深度|被字节收购后再创业:硅谷100天,写在Aibrary正式上线前2025年初在硅谷创立 Ouraca Inc.,专注打造新一代“AI native” 的终身学习产品线。首款产品 Aibrary正式版即将上线:是全球首个专为个人成长打造的 Agentic AI,它不仅帮助你获取知识,更陪你思考,激发动机,引导行动,让成长真正发生。通过个性化播客、认知引导与行动建议,Aibrary 将书籍与专家洞见转化为你专属的学习旅程。
2025年初在硅谷创立 Ouraca Inc.,专注打造新一代“AI native” 的终身学习产品线。首款产品 Aibrary正式版即将上线:是全球首个专为个人成长打造的 Agentic AI,它不仅帮助你获取知识,更陪你思考,激发动机,引导行动,让成长真正发生。通过个性化播客、认知引导与行动建议,Aibrary 将书籍与专家洞见转化为你专属的学习旅程。
自 ChatGPT 引爆公众认知以来,AI 开始渗透进写作、编程、设计等多个应用场景,推动人类进入“智能体(Agent)”时代。曾经遥不可及的自动化交互,如今正在成为现实。在这背后,一场关于基础设施的重构也悄然展开——从模型能力到部署体验,谁能打通智能 Agent 的“最后一公里”,谁就掌握了这场范式变革的主动权。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支撑着全球商业运转的 ERP 系统,其实还停留在 90 年代?想象一下,你每个月都要花 15 天来完成财务结账,需要雇佣专业顾问才能搞定系统实施,还要在 Excel 表格中手动处理几百个尽调请求。
随着2025年的时间推进,我身边很多人投入做AI产品的产品经理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跟他们沟通后,我发现主要就3点限制,如果你也打算做AI产品,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至少在产品定位上,你可以更好的决定是做native AI还是AI+产品。
这是我关于「AI Native 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主题是:行动闭环。在上一篇里,我讲了什么样的产品才算得上真正的 AI Native,分享了我对 MCP 协议、AI 架构原生性和任务闭环的理解。
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冲刺“A+H”!6月26日,上海AI产品公司合合信息递表港交所。招股书显示,合合信息是一家原生AI(AI-native)公司,已成为全球多模态大模型文本智能技术的领先者,业务已覆盖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3款C端产品拥有数亿全球用户群,是少有的同时在中国和全球拥有成规模用户量的原生AI公司。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敲击键盘的这个动作,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历史?150 年前发明的键盘,竟然仍然是我们与计算机交流的主要方式。
几个月前,我第一次看到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官方定义,心里突然有种特别强烈的感觉: 真正的 AI 产品,一定不仅停留在聊天阶段,必须要能够主动地调用工具、完成任务,真正形成功能闭环。
AI客服这赛道我在之前文章《Box CEO爆料:我们过于关注AI炫酷应用,却忽视了这个价值数千亿的机会!》和《两个“特别坑”的AI产品创业方向,你知道吗》中分析过很多次,是当下符合TMF和PMF的一个典型赛道,无论是Bootstrapped的独立开发者还是拿了巨额融资的新一代AI-Native的客服产品都有相应的成功案例。
你有没有想过,企业财务管理这个看似传统的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