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个月干到500万ARR!谷歌华人造“AI造梗机”拿下500万融资,00后狂欢:3天活变20分钟
7个月干到500万ARR!谷歌华人造“AI造梗机”拿下500万融资,00后狂欢:3天活变20分钟穿着运动鞋的鲨鱼踩着滑板冲浪,头顶卡布奇诺泡沫的芭蕾舞者在水晶球里旋转——这些被称为“脑残视频”(Brainrot Videos)的荒诞内容正在TikTok和Instagram上病毒式传播,年轻用户群体疯狂追捧这些脱离现实逻辑的视觉梗图,单条播放量动辄突破千万。
穿着运动鞋的鲨鱼踩着滑板冲浪,头顶卡布奇诺泡沫的芭蕾舞者在水晶球里旋转——这些被称为“脑残视频”(Brainrot Videos)的荒诞内容正在TikTok和Instagram上病毒式传播,年轻用户群体疯狂追捧这些脱离现实逻辑的视觉梗图,单条播放量动辄突破千万。
之前在X上看到过一个新加坡版的DeepSeek,叫Agnes AI,主打一站式Agent空间。 但当时我自己搞产品焦头烂额的,随手点开看了看,就放下了。 后来在Product Hunt上又看到这款产品,以及各种海外平台时而刷到。
长久以来我们都知道在Prompt里塞几个好例子能让LLM表现得更好,这就像教小孩学东西前先给他做个示范。在Vibe coding爆火后,和各种代码生成模型打交道的人变得更多了,大家也一定用过上下文学习(In-Context Learning, ICL)或者检索增强生成(RAG)这类技术来提升它的表现。
随着推理大模型和思维链的出现与普及,大模型具备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不同任务的泛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家成立不足两年的以色列公司Decart突然以31亿美元估值拿下1亿美元B轮融资,领投方是红杉资本,Benchmark、Zeev Ventures等顶级风投也争相入局。
想知道全球各大企业对大模型是如何使用的大模型的,今年和去年有哪些不同,请看Artificial Analysis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AI应用报告,把握AI发展的潮流趋势。
「一只手有几根手指?」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强如 GPT-5 却并不能总是答对。 今天,CMU 博士生、英伟达 GEAR(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团队成员 Tairan He(何泰然)向 GPT-5 询问了这个问题,结果模型回答错了。
Tavily AI 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开源项目。创始人 Rotem Weiss 在 2023 年创建了一个叫做 GPT Researcher 的开源工具,目的是让大语言模型能够获取实时的网络数据。当时 ChatGPT 还没有接入互联网搜索功能,这个小工具迅速在开发者社区中走红,收获了近 2 万个 GitHub stars。
在图像生成领域,自回归(Autoregressive, AR)模型与扩散(Diffusion)模型之间的技术路线之争始终未曾停歇。大语言模型(LLM)凭借其基于「预测下一个词元」的优雅范式,已在文本生成领域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最强开源深度研究模型来了。 MiroMind ODR(Open Deep Research),来自代季峰加盟陈天桥的技术首秀。 首先,它做到了性能最强,GAIA测试结果更是达到了82.4分,超过了一众开源闭源模型,其中包括Manus、OpenAI的Deep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