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颗小钢球背后的AI质检革命
一颗小钢球背后的AI质检革命AI技术应用于小钢球质检,解决人工检测难题:通过视觉系统拍摄清晰图像、训练AI识别微米级缺陷、自动判决。实现从抽检到全检,速度提升100倍至5万颗/小时,准确率达95%,人力成本大幅降。老师傅转变为AI教练,方法可推广至其他领域。
AI技术应用于小钢球质检,解决人工检测难题:通过视觉系统拍摄清晰图像、训练AI识别微米级缺陷、自动判决。实现从抽检到全检,速度提升100倍至5万颗/小时,准确率达95%,人力成本大幅降。老师傅转变为AI教练,方法可推广至其他领域。
相信我们每个人,多少都和发票打过交道,有不少人都体验过报销时整理票据的烦恼。
其实“野朋友”的AI能力还不完善,参与生态保护的人力资源也远远不够,而这个案例有趣之外,恰恰在于把生态保护跟大模型能力的训练结合在一起。其实“野朋友”的AI能力还不完善,参与生态保护的人力资源也远远不够,而这个案例有趣之外,恰恰在于把生态保护跟大模型能力的训练结合在一起。
o3看照片识位置的功能,简直令人毛骨悚然!Django Web大神Simon Wilson发现,o3凭借Python代码,就能破解自己照片的地理位置。这实在太反乌托邦了,人类的地理信息,对于AI已经完全透明了?
想象一下,一个比人类大脑快10亿倍「超级大脑」是什么概念?来自港中文、中科院物理所等机构研究人员,提出了突破性激光人工神经元,完美复刻了人类神经细胞功能,更创造了惊人的处理速度记录。
DALL-E、MidJourney等工具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GenAI高超的「创作技能」。但如果反过来,让AI去分析艺术大师的画作,它们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以眼下的互联网情况来说,检测图片是否来自生成软件,眼看就要变成一种「刚需」了。
AI面部识别,已经完全融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中。不过,来自斯坦福的一项研究中发现,AI竟可以从毫无表情的面部中,识别出一个人的政治倾向,而且准确率惊人。
识读距今2300多年战国时期的上古竹简,AI正在立功。 而且在这背后的“大功臣”,竟是只有2B大小的多模态大模型!
AI还教人烹饪毒鹅膏 如今,AI技术正在被广泛地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有科学家提醒大家,目前还是先不要把你的健康托付给一些APP,因为它们很有可能会犯错,甚至有可能要了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