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和海外游戏发力,腾讯重回 7000 亿美金
AI 和海外游戏发力,腾讯重回 7000 亿美金今年上半年,围绕 AI 的讨论,正在从「技术能做什么」转向「技术如何赚钱」。 当「模型参数」竞赛和「能力演示」热潮逐渐褪去,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都开始更严苛地审视 AI 投入的真实回报。
今年上半年,围绕 AI 的讨论,正在从「技术能做什么」转向「技术如何赚钱」。 当「模型参数」竞赛和「能力演示」热潮逐渐褪去,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都开始更严苛地审视 AI 投入的真实回报。
战火升级!马斯克还在X上和奥特曼口水战,奥特曼反手就密谋支持一家脑机接口公司,与马斯克的Neuralink正面对决。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科技战争,已经从AI蔓延到了你的大脑!
美国四家科技巨头在AI领域资本开支远超中国,2024年1.7万亿人民币 vs 中国6300亿,2025年差距扩大至2.5万亿 vs 5000亿。中国公司优先分红回购,AI采用率低(15% vs 美国85%),技术债积累,网络效应加剧中美差距,中国大厂被边缘化。
2025 年已过半,今年的大模型热度明显下降,关于基础模型的关注大多收敛到了 DeepSeek 与阿里通义上。相比之下,曾一度被标榜为大模型“国产替代”、信创之光的智谱 AI 所受到的关注度明显下降,过往高调的战略打法也渐显低迷。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内部大会上激励员工,强调AI革命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同等重要,苹果虽起步晚但将投资创新。Siri正被全面重做,明年春季发布新版本;公司招聘12000人加强研发,开发AI服务器芯片“Baltra”;全球扩张聚焦新兴市场;库克预告折叠iPhone等新产品,表示未来充满机会。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结束,美团、淘宝、京东转而聚焦AI投资,尤其在具身智能领域(机器人)。巨头面临硬件自研困境,多通过投资机器人公司协同创新,而非内部孵化。京东侧重提升物流仓储效率,美团覆盖本地生活场景,阿里专注大模型与智能中枢。这源于外卖市场饱和与低估值压力,巨头寻求新技术突破以创造增量。
“抢占AI表格定义权,抢的其实是To B AI的话语权。 ”
过去一年,腾讯、阿里、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将AI纳入核心战略,引发至少12次组织重组,包括AI部门模式创新(三种架构)、业务整合与人事变动;创始人如马云、张一鸣回归指导AI;字节高管创业频繁,腾讯加码招聘;AI投入巨资但盈利模式不确定,大厂需平衡增长与挑战。
今年,AI大厂采购GPU的投入又双叒疯狂加码——马斯克xAI打算把自家的10万卡超算扩增10倍,Meta也计划投资100亿建设一个130万卡规模的数据中心……GPU的数量,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AI实力的直接代表。
《增长黑客》中定义了一个有趣的名词,「产品蝗虫」。 指那些并不是因为自身需求来使用你的产品的人,而是带着好奇的观光者、寻找项目的投资人或来做竞品调研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