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的“AI医生梦”,要被蚂蚁做成了?
王小川的“AI医生梦”,要被蚂蚁做成了?AI医疗不是一门新生意,但确是一个“性感”的赛道。
AI医疗不是一门新生意,但确是一个“性感”的赛道。
从影像诊断到手术指导,从多语言问诊到罕见病推理—— 医学AI正在从“专科助手”进化为“全能型选手”。
中国最早进行医疗大模型后训练的创新企业之一 ——杭州全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诊医学”)正式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2024年4季度由A股上市公司“创新医疗”(SZ.002173)完成战略轮投资;2025年2季度由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好医生集团”完成B轮投资,探针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我最近喉咙像刀割一样痛,还伴随鼻塞,但没有咳嗽……这是染上流感,还是又中招了?”
临床诊断并非一次性的「快照」,而是一场动态交互、不断「探案」的推理过程。然而,当下的大模型大多基于静态数据训练,难以掌握真实诊疗中充满不确定性的多轮决策轨迹。如何让AI学会「追问」、选择检查,并一步步抽丝剥茧,迈向正确诊断?
AI 最有用的一集出现了。昨天我刷到一个新闻,一个普通网友,用每月 20 美元的 Claude,把医院开出的 19.5 万美元 账单直接砍到了 3.3 万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从约 150 万,砍到了 20 多万。
智东西11月4日消息,11月3日,美国生成式AI医疗独角兽Hippocratic AI宣布完成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7亿元)的C轮融资,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独立成长基金CapitalG参投。此轮融资也让该公司的估值达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9.24亿元),总融资额达到4.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77亿美元)。
在人工智能领域,推理语言模型(RLM)虽然在数学与编程任务中已展现出色性能,但在像医学这样高度依赖专业知识的场景中,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是:复杂的多步推理会帮助模型提升医学问答能力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构建足够高质量的医学推理数据,当前医学推理数据的构建存在以下挑战:
当医生按下Enter键,AI就能决定人的生死!美国华盛顿大学,一项名为「AI代理人」的研究,试图让算法预测昏迷患者的生死意愿。支持者说这是医疗新纪元,反对者担心它只是复制偏见的机器。当AI学会理解生命,人类的怜悯、犹豫与责任,会不会被一串数据取代?
蛋白质大模型的最新突破,来自中国!最近,百奥几何「悄悄地」发布了新一代全场景原子级蛋白质基础大模型GeoFlow V3,给全球同行们树了一个新榜样。当其他模型还在“卷规模”的时候,GeoFlow V3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线——首次将多步推理引入蛋白质设计,让模型具备“自我评估、自主进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