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6014点击    2025-08-17 13:35

当前,主流的基础生成模型大概有五大类,分别是 :Energy-Based Models (Diffusion)、GAN、Autoregressive、VAE 和 Flow-Based Models。


本项工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iscrete Distribution Networks),简称 DDN。相关论文已发表于 ICLR 2025。


DDN 采用一种简洁且独特的机制来建模目标分布:


1.在单次前向传播中,DDN 会同时生成 K 个输出(而非单一输出)。


2.这些输出共同构成一个包含 K 个等权重(概率均为 1/K)样本点的离散分布,这也是「离散分布网络」名称的由来。


3.训练目标是通过优化样本点的位置,使网络输出的离散分布尽可能逼近训练数据的真实分布。


每一类生成模型都有其独特的性质,DDN 也不例外。本文将重点介绍 DDN 的三个特性:


  • 零样本条件生成 (Zero-Shot Conditional Generation, ZSCG)


  • 树状结构的一维离散潜变量 (Tree-Structured 1D Discrete Latent)


  • 完全的端到端可微分 (Fully End-to-End Differentiable)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 论文标题: 《Discrete Distribution Networks》


  • 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abs/2401.00036


  • 项目链接: https://discrete-distribution-networks.github.io/


  • 代码地址: https://github.com/DIYer22/discrete_distribution_networks


离散分布网络原理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图1: DDN 的重建过程示意图


首先,借助上图所示的 DDN 重建流程作为切入点来一窥其原理。与 diffusion 和 GAN 不同,它们无法重建数据,DDN 能像 VAE 一样具有数据重建能力:先将数据映射为 latent ,再由 latent 生成与原始图像高度相似的重建图像。


上图展示了 DDN 重建 target 并获得其 latent 的过程。一般 DDN 内部包含多个层级结构,其层数为 L,示意图里 L=3。但先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最左侧的第一层。


离散分布: 正如上文所言,DDN 的核心思想在于让网络同时生成 K 个输出,从而表示「网络输出了一个离散分布」。因此每一层 DDN 都有 K 个 outputs,即一次性输出 K 张不同的图像,示意图中 K=3。每个 output 都代表了这个离散分布中的一个样本点,每个样本点的概率质量相等,均为 1/K。


层次化生成: 最终目标是让这个离散分布 (K 个 outputs),和目标分布(训练集)越接近越好,显然,单靠第一层的 K 个 outputs 无法清晰地刻画整个 MNIST 数据集。第一层获得的 K 张图像更像是将 MNIST 聚为 K 类后得到的平均图像。因此,我们引入「层次化生成」设计以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接着,从第二层的 outputs 中继续选择出和 target 最相似的一张作为第三层的 condition,并重复上述过程。随着层数增加,生成的图像和 target 会越来越相似,最终完成对 target 的重建。


Latent: 这一路选下来,每一层被选中 output 的 index 就组成了 target 的 latent(图中绿色部分「3-1-2」)。因此 latent 是一个长度为 L, 取值范围 [1,K] 的整数数组。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网络结构


将「重建过程示意图」进一步细化,就有下图 (a) 的网络结构图: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DDN 网络结构示意图和支持的两种网络结构形式


在图 (a) 中,把生成相关的设计整合为 Discrete Distribution Layer (DDL), 把仅提供基础计算的模块封装为了 NN Block,并重点展示训练时 DDL 内部的数据流。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右侧的 (b)、 (c) 两图分别展示了 DDN 支持的两种网络结构形式: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出于计算效率考虑,DDN 默认采用具有 coarse-to-fine 特性的 single shot generator 形式。


损失函数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下图展示了 DDN 做二维概率密度估计的优化过程: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左:生成样本集;右:概率密度GT


实验与特性展示


随机采样效果展示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在人脸数据集上的随机采样效果


更通用的零样本条件生成


先描述一下「零样本条件生成」(Zero-Shot Conditional Generation, ZSCG)这个任务:


  • 首先,Unconditional 地训练一个生成模型,即训练阶段,模型只见过图像,没有见过任何 condition 信号。


  • 在生成阶段,用户会提供 condition,比如 text prompt、低分辨率图像、黑白图像。


  • 任务目标:让已经 unconditional 训练好的生成模型能根据 condition 生成符合对应 condition 的图像。


  • 因为在训练阶段,模型没见过任何的 condition 信号,所以叫 Zero-Shot Conditional Generation。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用 Unconditional DDN 做零样本条件生成效果:DDN 能在不需要梯度的情况下,使不同模态的 Condition (比如 text prompt 加 CLIP) 来引导 Unconditional trained DDN 做条件生成。黄色框圈起来部分就是用于参考的 GT。SR 代表超分辨率、ST 代表 Style Transfer。


如上图所示,DDN 支持丰富的零样本条件生成任务,其做法和图 1 中的 DDN 重建过程几乎一样。


具体而言,只需把图 1 中的 target 替换为对应的 condition,并且,把采样逻辑调整为从每一层的多个 outputs 中选出最符合当前 condition 的那一个 output 作为当前层的输出。这样随着层数的增加,生成的 output 越来越符合 condition。整个过程中不需要计算任何梯度,仅靠一个黑盒判别模型就能引导网络做零样本条件生成。DDN 是第一个支持如此特性的生成模型。


换为更专业的术语描述便是:


> DDN 是首个支持用纯粹判别模型引导采样过程的生成模型;


> 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的大一统。


这也意味着用户能够通过 DDN 高效地对整个分布空间进行筛选和操作。这个性质非常有趣,可玩性很高,个人感觉「零样本条件生成」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Conditional Training


训练 conditional DDN 非常简单,只需要把 condition 或者 condition 的特征直接输入网络中,网络便自动学会了 P (X|Y)。


此外,conditional DDN 也可以和 ZSCG 结合以增强生成过程的可控性,下图的第四 / 五列就展示了以其它图像为 ZSCG 引导的情况下 conditional DDN 的生成效果。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Conditional-DDNs 做上色和边缘转 RGB 任务。第四、五列展示了以其它图像为引导的情况下,零样本条件生成的效果,生成的图像会在保证符合 condition 的情况下尽可能靠近 guided 图像的色调。


端到端可微分


DDN 生成的样本对产生该样本的计算图完全可微,使用标准链式法则就能对所有参数做端到端优化。这种梯度全链路畅通的性质,体现在了两个方面:


1.DDN 有个一脉相承的主干 feature,梯度能沿着主干 feature 高效反传。而 diffusion 在传递梯度时,需多次将梯度转换到带噪声的样本空间进行反传。


2.DDN 的采样过程不会阻断梯度,意味着网络中间生成的 outputs 也是完全可微的,不需要近似操作,也不会引入噪声。


理论上,在利用判别模型做 fine-tuning 的场景或着强化学习任务中,使用 DDN 作为生成模型能更高效地 fine-tuning。


独特的一维离散 latent


DDN 天然具有一维的离散 latent。由于每一层 outputs 都 condition on 前面所有的 results,所以其 latent space 是一个树状结构。树的度为 K,层数为 L,每一个叶子节点都对应一个 DDN 的采样结果。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DDN 的 latent 空间为树状结构,绿色路径展示了图 1 中的 target 所对应的 latent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Latent 可视化


为了可视化 latent 的结构,我们在 MNIST 上训练了一个 output level 层数 L=3,每一层 output nodes 数目 K=8 的 DDN,并以递归九宫格的形式来展示其 latent 的树形结构。九宫格的中心格子就是 condition,即上一层被采样到的 output,相邻的 8 个格子都代表基于中心格子为 condition 生成的 8 个新 outputs。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Hierarchical Generation Visualization of DDN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通过调参工作、探索实验、理论分析以改进 DDN 自身,Scaling up 到 ImageNet 级别,打造出能实际使用、以零样本条件生成为特色的生成模型。


  • 把 DDN 应用在生成空间不大的领域,例如图像上色、图像去噪。又或者 Robot Learning 领域的 Diffusion Policy。


  • 把 DDN 应用在非生成类任务上,比如 DDN 天然支持无监督聚类,或者将其特殊的 latent 应用在数据压缩、相似性检索等领域。


  • 用 DDN 的设计思想来改进现有生成模型,或者和其它生成模型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


  • 将 DDN 应用在 LLM 领域,做序列建模任务。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关键词: AI , 模型训练 , DDN , 人工智能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prompt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