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透物体的3D表示和生成模型:NUS团队提出X-Ray
看透物体的3D表示和生成模型:NUS团队提出X-Ray如今的生成式AI在人工智能领域迅猛发展,在计算机视觉中,图像和视频生成技术已日渐成熟,如Midjourney、Stable Video Diffusion [1]等模型广泛应用。然而,三维视觉领域的生成模型仍面临挑战。
如今的生成式AI在人工智能领域迅猛发展,在计算机视觉中,图像和视频生成技术已日渐成熟,如Midjourney、Stable Video Diffusion [1]等模型广泛应用。然而,三维视觉领域的生成模型仍面临挑战。
自2021年诞生,CLIP已在计算机视觉识别系统和生成模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成功。我们相信CLIP的创新和成功来自其高质量数据(WIT400M),而非模型或者损失函数本身。虽然3年来CLIP有大量的后续研究,但并未有研究通过对CLIP进行严格的消融实验来了解数据、模型和训练的关系。
探索视频理解的新境界,Mamba 模型引领计算机视觉研究新潮流!传统架构的局限已被打破,状态空间模型 Mamba 以其在长序列处理上的独特优势,为视频理解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这是自 Karpathy 和我 2015 年启动这门课程以来的第 9 个年头,这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令人难以置信的十年!」知名 AI 科学家李飞飞的计算机视觉「神课」CS231n,又一次开课了。
2022 年底,随着 ChatGPT 的爆火,人类正式进入了大模型时代。然而,训练大模型需要的时空消耗依然居高不下,给大模型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面对这一挑战,原先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流行的 LoRA 技术成功转型大模型 [1][2],带来了接近 2 倍的时间加速和理论最高 8 倍的空间压缩,将微调技术带进千家万户。
作为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副教授,何恺明第一节课讲授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知识。
Sora刚发布不久,就被逆向工程“解剖”了?!
伴随着生成式深度学习模型的飞速发展,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CV)已经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有监督训练的专门模型,转变为只需有限的明确指令就能完成各种任务的通用模型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一项基础视觉任务,由于计算机视觉的快速发展,单模态 (RGB) 目标跟踪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考虑到单一成像传感器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引入多模态图像 (RGB、红外等) 来弥补这一缺陷,以实现复杂环境下全天候目标跟踪。
图像到视频生成(I2V)任务旨在将静态图像转化为动态视频,这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挑战。其难点在于从单张图像中提取并生成时间维度的动态信息,同时确保图像内容的真实性和视觉上的连贯性。大多数现有的 I2V 方法依赖于复杂的模型架构和大量的训练数据来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