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机器人专家:机器人在现实中碰过的壁,AI也会碰
谷歌机器人专家:机器人在现实中碰过的壁,AI也会碰「机器学习一直生活在一个令机器人专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羡慕不已的泡沫中,随着它真正开始发挥作用,我们所有人都将遇到其他人多年来一直在应对的同样的现实壁垒。」
「机器学习一直生活在一个令机器人专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羡慕不已的泡沫中,随着它真正开始发挥作用,我们所有人都将遇到其他人多年来一直在应对的同样的现实壁垒。」
姚班大神陈立杰最新去向现已明朗:2025年秋季起,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助理教授。
全美TOP 5的机器学习博士痛心发帖自曝,自己实验室里H100数目是0!这也引起了ML社区的全球网友大讨论。显然,相比普林斯顿、哈佛这样动辄三四百块H100的GPU大户,更常见的是GPU短缺的「穷人」。同一个实验室的博士,甚至时常会出现需要争抢GPU的情况。
文章第一作者为来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即将加入人工智能研究院读博的胡逸。胡逸的导师为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张牧涵,主要研究方向为图机器学习和大模型的推理和微调。
自 ChatGPT 发布以来,大型语言模型(LLM)已经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技术。
本文作者肖镇中是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和图宾根大学的博士生
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之父Geoffrey Hinton,又有新动向。
在现实世界的机器学习应用中,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偏移是常见的问题。这种情况被构建为时变域泛化(EDG),目标是通过学习跨领域的潜在演变模式,并利用这些模式,使模型能够在时间变化系统中对未见目标域进行良好的泛化。然而,由于 EDG 数据集中时间戳的数量有限,现有方法在捕获演变动态和避免对稀疏时间戳的过拟合方面遇到了挑战,这限制了它们对新任务的泛化和适应性。
怎样才能将可爱又迷人的柯基与柴犬的图像进行区分?
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公司不止Neuralink一家。Precision Neuroscience发布公告称,他们采用与Neuralink不同的技术路径,在人脑上成功放置了4096个电极,打破了去年2048个电极的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