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AI竞赛下半场:能源瓶颈成比芯片更紧迫的挑战
中美AI竞赛下半场:能源瓶颈成比芯片更紧迫的挑战11 月初,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称中国将在 AI 竞赛中击败美国,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能源成本更低。而在做出这样的直白表态之后,黄仁勋又在另一份简短声明中做了补充说明,他说中国在 AI 技术领域只落后美国一点点,并指出对于美国而言保持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11 月初,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称中国将在 AI 竞赛中击败美国,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能源成本更低。而在做出这样的直白表态之后,黄仁勋又在另一份简短声明中做了补充说明,他说中国在 AI 技术领域只落后美国一点点,并指出对于美国而言保持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2025年末,谷歌通过Kaggle平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连续推出了两个为期五天的线上强化课程。这不仅仅是两次普通的线上分享,更像是一场由谷歌顶级机器学习(ML)研究员和工程师亲自引领的、深入探索生成式AI及其前沿应用——AI Agents(人工智能代理)的集训。
AI万丈高楼,终究要建在物理世界的地基之上。没有电,再强的GPU也只是一堆沙子。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忍无可忍,LeCun离职Meta。 金融时报消息,LeCun向同事透露了自己的离职计划,下一步打算创业。 数个月的重重挤兑之下,一忍再忍的LeC
淘金者可能一无所获,但只要有人去淘金,铲子就总有销路。
今天,OpenAI将英特尔首席AI官招入麾下,专攻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华人CEO救火亲自接管英特尔AI部门。与英伟达的仗还没打赢,自家后院就起了火。
AI正在以「教育革命」的名义,占领全球校园!清华的新生靠AI助理报到,加州州立大学把52万师生接入ChatGPT Edu,Google更直接向全球学生免费开放Gemini。看似高效的学习浪潮,却在悄悄重写权力格局:谁还在定义「什么叫学会」?当算法成为新的老师,大学的主权,是否已经被温柔地夺走?
通用人工智能的终极瓶颈不是算法、算力和数据的“三驾马车”,而在思想史。
机器人力学感知,由电学迈入光学时代。
当硅谷把「AGI造福全人类」包装成信仰时,真实世界却在付出代价。Karen Hao在《Empire of AI》犀利指出,这场竞赛甚至被渲染成「中美对抗」——只要跑赢中国,就能守护自由。但事实是,美国与中国差距并未拉大,唯一真正收割的,是硅谷自己。我们是否还要为这场幻觉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