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万tokens低至1元!大模型越来越卷了
百万tokens低至1元!大模型越来越卷了在刚刚举行的 ICLR 2024 大会上,智谱AI的大模型技术团队公布了面向激动人心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前景的三大技术趋势,同时预告了GLM的后续升级版本。
在刚刚举行的 ICLR 2024 大会上,智谱AI的大模型技术团队公布了面向激动人心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前景的三大技术趋势,同时预告了GLM的后续升级版本。
传统上,大型语言模型(LLMs)被认为是顺序解码器,逐个解码每个token。
开源大模型领域,又迎来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
Meta最近开源的Llama 3模型再次证明了「数据」是提升性能的关键,但现状是,开源的大模型有一堆,可开源的大规模数据却没多少,而收集、清洗数据又是一项极其费时费力的工作,也导致了大模型预训练技术仍然掌握在少数高端机构的手中。
AI做数学题,真正的思考居然是暗中“心算”的?
“预测下一个token”被认为是大模型的基本范式,一次预测多个tokens又会怎样?
2024 年 4 月 20 日,即 Meta 开源 Llama 3 的隔天,初创公司 Groq 宣布其 LPU 推理引擎已部署 Llama 3 的 8B 和 70B 版本,每秒可输出token输提升至800。
大型语言模型(LLM)往往会追求更长的「上下文窗口」,但由于微调成本高、长文本稀缺以及新token位置引入的灾难值(catastrophic values)等问题,目前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大多不超过128k个token
大模型力大砖飞,让LLaMA3演绎出了新高度: 超15T Token数据上的超大规模预训练,既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提升,也因远超Chinchilla推荐量再次引爆开源社区讨论。
Llama 3诞生之后便艳压群雄,开源界已无「模」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