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mi.ai与ChatGPT:长文本理解与科研辅助的比较研究
Kimi.ai与ChatGPT:长文本理解与科研辅助的比较研究一直以来,我都习惯于用各种各样的外部工具辅助自己的科研全过程。从论文阅读、文献查找、公式理解,再到论文润色,AI工具都能在不同程度地帮上我。
一直以来,我都习惯于用各种各样的外部工具辅助自己的科研全过程。从论文阅读、文献查找、公式理解,再到论文润色,AI工具都能在不同程度地帮上我。
英伟达GTC大会来到第二天,除了首日的CEO黄仁勋主题演讲,还有近800场会议讨论和技术培训在后续这3天陆续举行。AI领域的世界大聚会,有当红炸子鸡OpenAI出现的场子当然是最热的。
距离ChatGPT、GPT-4等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变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国内外大量公司涌入大模型的“斗兽场”,加速大模型技术的迭代与跃迁。
今年 2 月随着 Sora 的横空出世,大家再一次把目光聚集到 OpenAI。不仅如此,去年亮相的 ChatGPT、GPT-4,更是把 AI 直接带入到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作为一家引领科技潮流的机构,大家自然对其方方面面都产生好奇。
根据scaling law,模型越大,高质量数据越多,效果越好。 但还有一个很直观的情况,随着预训练样本的质量不断提升,训练手段的优化。新的模型,往往效果能轻松反超参数量两倍于它的模型。
程序员只写程序满足需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AI 会让人类更加强大——去年 ChatGPT 掀起新一轮技术变革后,这件事成为了大多科技从业者的共识。
哪些AI应用正在被用户“抛弃”?3月13日,美国知名科技风投公司 a16z根据最新月访问量整理的Top50 AI应用榜单。恰好去年9月13日,a16z也发过类似的榜单。刚好半年过去了,参考这份榜单,我们能够对C端的AI应用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复盘。
【新智元导读】性能就是模型的一切!Altman首次公开曝料:GPT-5将会有史诗级提升,小看它的公司都会被碾压。而未来,AI将成为推动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
Fast-DetectGPT 同时做到了高准确率、高速度、低成本、通用,扫清了实际应用的障碍!
无论工具最初的建议看起来有多好,团队都应该跟进更多更具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