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之火烧出1亿级用户应用,百模大战2024谁将赢得决战?
大模型之火烧出1亿级用户应用,百模大战2024谁将赢得决战?2024年,是大模型落地的关键一年,国内外的大厂都在动作频频。但要想打造出首个超级AI原生应用,还是要敢啃技术硬骨头,这已成业内共识。
2024年,是大模型落地的关键一年,国内外的大厂都在动作频频。但要想打造出首个超级AI原生应用,还是要敢啃技术硬骨头,这已成业内共识。
辛辛苦苦手写的论文,却被审稿人鉴定为“一眼ChatGPT”而被拒收。一位副教授的遭遇引发学术界关注,登上Nature专栏。她决定从此以后每篇论文都在GitHub上写,用变更记录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国外网站AIPRM收集了100多项ChatGPT统计数据,考察了ChatGPT的增长、使用和公众意见等各项数据。上线一年多以后ChatGPT真的成茶叶蛋了吗?
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周刚刚公布的测评榜单上,GPT-4依旧独领风骚,排名第一,不过国产阵营已经大踏步追了上来,差距逐步缩小。
一生要强的国产AI,疯狂追赶ChatGPT。一整年过去,觉醒与狂飙、躁动与退场在时刻上演。这股由ChatGPT掀起的国内大模型创业潮已经走过了一个周期:从刚开始的爆火,到中期的冷淡,再到如今突破瓶颈逐渐落地。
「我向一位女生求婚,ChatGPT 已经和她交流了一年。为了走到这一步,AI 已经尝试了和 5239 名女生进行过沟通……」
如何找到智能时代的生存法则?
AI变革接下来往哪里去?这是2024年所有人都在热议的话题。
最近,来自UCSB和苹果的华人团队提出了MGIE,通过多模态模型引导图像精准编辑,可以10秒完成P图。
人工智能是2023年科技圈最大的亮点,这件事已经是毋庸置疑,但就像工业革命那样改变世界是有代价的一样,更高效、更便捷的AIGC(生成式AI)仅仅只用一年时间,就改变了许多人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