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最后一篇”超级对齐论文发布:大小模型相互博弈,输出可读性up
OpenAI“最后一篇”超级对齐论文发布:大小模型相互博弈,输出可读性up让大小模型相互博弈,就能实现生成内容可读性的提升!
让大小模型相互博弈,就能实现生成内容可读性的提升!
当我们不停在CoT等领域大下苦功、试图提升LLM推理准确性的同时,OpenAI的对齐团队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华点——除了准确性,生成答案的清晰度、可读性和可验证性也同样重要。
这几天你还在等录取通知书吗?每次高考完,总有一些人特别招人烦。要么是高考博主分享人生感悟,也有复读班常客带你估分,最讨厌的就属一群中年人,在那里看着作文题高谈阔论找存在感。
本文揭示了OpenAI一年创收34亿美元的收入构成,主要来自ChatGPT付费用户,API收入仅占15%。
机器人行业的「GPT-3」时刻已经出现?
没眼看……“9.11和9.9哪个大”这样简单的问题,居然把主流大模型都难倒了??
把因果链展示给 LLM,它就能学会公理。
视觉大语言模型在最基础的视觉任务上集体「翻车」,即便是简单的图形识别都能难倒一片,或许这些最先进的VLM还没有发展出真正的视觉能力?
阿尔特曼的新公司,是炒作还是变革?
MoE已然成为AI界的主流架构,不论是开源Grok,还是闭源GPT-4,皆是其拥趸。然而,这些模型的专家,最大数量仅有32个。最近,谷歌DeepMind提出了全新的策略PEER,可将MoE扩展到百万个专家,还不会增加计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