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gent 产品如何定价?一文说清 AI 产品的四种付费模式
Agent 产品如何定价?一文说清 AI 产品的四种付费模式AI 产品的付费模式,尤其是 Agent 产品,传统的付费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不管是 token 量还是席位模式。
AI 产品的付费模式,尤其是 Agent 产品,传统的付费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不管是 token 量还是席位模式。
在视觉语言模型(Vision-Language Models,VLMs)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当下,长视频理解的挑战显得愈发重要。以标准 24 帧率的标清视频为例,仅需数分钟即可产生逾百万的视觉 token,这已远超主流大语言模型 4K-128K 的上下文处理极限。
谷歌最新发布的76页AI智能体白皮书,深入剖析了智能体的应用前景。智能体通过感知环境、调用工具和自主规划,能够完成复杂任务并做出高级决策。从智能体运维(AgentOps)到多智能体协作,这份白皮书为AI智能体指明了方向。
Agent 正在成为 2025 年 AI 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之一。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文本到图像 T2I 生成模型的快速发展,已经使 AI 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文本提示(prompt)生成高度逼真的图像。从早期的 DALL・E 到 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等模型,这一领域的技术迭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简单来说,Cursor 0.50 版本核心亮点包括:计费模式大统一、Max Mode 能力爆表、超前瞻的后台 Agent、代码库上下文理解MAX、编辑体验丝滑、多项目工作区支持,以及一系列聊天功能优化!设计师们(哦不,是开发者们)估计又要惊呼YYDS了!
OpenAI GPT-4o发布强大图片生成能力后,业界对大模型生图能力的探索向全模态方向倾斜,训练全模态模型成研发重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斯坦福大学最新提出的"以弱驭强"(W4S)范式,这一创新方法通过训练轻量级的弱模型来优化强大语言模型的工作流。核心亮点包括:
2025 年 4 月的 AI 月报,你会看到:“评估(Evals)” 成为模型和 AI 产品开发的关键词;Google 继续提升 Gemini 模型能力的思路; OpenAI 的 GPT-4o 为什么变得谄媚,以及背后的问题;用户规模与模型能力提升关系不大?可能要有变化了
E2B 的愿景很大,CEO 的目标是成为 AI Agent 时代的 AWS,成为一个自动化的 infra 平台,未来可以提供 GPU 支持,满足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小模型训练、游戏生成等需求,并可以托管 agent 构建的应用,覆盖 agent 从开发到部署的完整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