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6个月后,DeepMind两万引科学家离世,万字绝笔谈在AI行业工作的压力
抑郁6个月后,DeepMind两万引科学家离世,万字绝笔谈在AI行业工作的压力DeepMind近两万引科学家Felix Hill,去世了。 他参与过NLP领域经典的GLUE和SuperGLUE基准,2016年起在DeepMind工作直到最后一天。
DeepMind近两万引科学家Felix Hill,去世了。 他参与过NLP领域经典的GLUE和SuperGLUE基准,2016年起在DeepMind工作直到最后一天。
就在刚刚,噩耗传来:年仅41岁的谷歌DeepMind天才科学家Felix Hill英年早逝。
随着 o1、o1 Pro 和 o3 的成功发布,我们明显看到,推理所需的时间和计算资源逐步上升。可以说,o1 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揭示了提升模型效果的另一种途径:在推理过程中,通过优化计算资源的配置,可能比单纯扩展模型参数更为高效。
大模型的的发布固然令人欣喜,但是各类测评也是忙坏了众多 AI 工作者。大模型推理的幻觉问题向来是 AI 测评的重灾区,诸如 9.9>9.11 的经典幻觉问题,各大厂家恨不得直接把问题用 if-else 写进来。
这就是 Google DeepMind 的「DeepMind 部分」——重视它,是保护它的第一步。
1822 年,电学之父法拉第在日记中写到“既然通电能够产生磁力,为什么不能用磁铁产生电流呢?我一定要反过来试试!”。于是在 1831 年,第一台发电机被发明,推动了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上周发出《AI时代写Prompt应该用APPL:为Prompt工程打造的编程语言,来自清华姚班的博士》之后,文章中实现了一个Google DeepMind的OPRO简单版本的优化方法,这让很多读者非常着迷。
人能逆向思维,LLM 也可以吗?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与谷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LLM 确实可以,并且逆向思维还能帮助提升 LLM 的正向推理能力!
给大模型智能体组一桌“大富翁”,他们会选择合作还是相互拆台? 实验表明,不同的模型在这件事上喜好也不一样,比如基于Claude 3.5 Sonnet的智能体,就会表现出极强的合作意识。 而GPT-4o则是主打一个“自私”,只考虑自己的短期利益。
近日,谷歌DeepMind的研究人员推出了苏格拉底式学习,在没有外部数据的情况下,让AI通过语言游戏不断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