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花300块组装的电脑,成功跑通了本地大模型
我花300块组装的电脑,成功跑通了本地大模型如果说2023年是大家公认的AI元年,那么2024年很可能就是AI大模型普及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大量的AI大模型、大量的AI应用问世,Meta、Google等厂商也开始面向民众推出自己的在线/本地大模型,似乎“AI人工智能”瞬间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就这么突然来到了人们身边。
如果说2023年是大家公认的AI元年,那么2024年很可能就是AI大模型普及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大量的AI大模型、大量的AI应用问世,Meta、Google等厂商也开始面向民众推出自己的在线/本地大模型,似乎“AI人工智能”瞬间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就这么突然来到了人们身边。
不得不感叹,国外AI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就像是坐火箭????。
在社交活动中,大语言模型既可以是你的合作伙伴(partner),也可以成为你的导师(mentor)。在人类的社交活动中,为了更有效地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他人沟通,需要一定的社交技能,比如解决冲突。
距离AI「杀死」搜索引擎,到底还差几步?
关注 OpenAI核心创始成员Andrej Karpathy 深度分享AI大模型发展及Elon管理法则。近日,OpenAI核心创始成员Andrej Karpathy(已于24年2月离职)在红杉资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分享。
3月29日,以“数据驱动,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4北京AI原生产业创新大会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成果发布会举办。会上,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北数所”)牵头正式发布首批10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质量训练数据集,经联盟牵头推荐,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新华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搜索、中文在线、北京服装学院、硅星人等院校、企业的高质量数据集入选。
AI被所有人使用的时代,正越来越近。如果说AI大模型之前已经用ChatGPT多轮的技术进展、国内的百模大战、Sora在视频大模型领域的突破,以及其他一系列大模型初步的应用探索证明了全新的AI更强大;那么最近悄然吹起的、厂商纷纷将最日常使用的消费电子终端套上AI之名的占位之风,则进一步宣告了AI普惠时代的加速到来。
随着生成模型(如 ChatGPT、扩散模型)飞速发展,一方面,生成数据质量越来越高,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另一方面,随着模型越来越大,也使得人类世界的真实数据即将枯竭。
搞 AI 大模型,实在太烧钱了。我们知道,如今的生成式 AI 有很大一部分是资本游戏,科技巨头利用自身强大的算力和数据占据领先位置,并正在使用先进 GPU 的并行算力将其推广落地。这么做的代价是什么?最近《华尔街日报》一篇有关明星创业公司的报道里给出了答案:投入是产出的 17 倍。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3.0」,开启公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