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OpenAI 研究员 Kevin Lu:别折腾 RL 了,互联网才是让大模型进步的关键
前 OpenAI 研究员 Kevin Lu:别折腾 RL 了,互联网才是让大模型进步的关键「停止研究 RL 吧,研究者更应该将精力投入到产品开发中,真正推动人工智能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技术是互联网,而不是像 Transformer 这样的模型架构。」
「停止研究 RL 吧,研究者更应该将精力投入到产品开发中,真正推动人工智能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技术是互联网,而不是像 Transformer 这样的模型架构。」
StudyX于2022年注册于美国,我们Day 1就面向全球市场、专注于知识学习与应用这一垂直细分场景。
“同时做大脑和本体,看起来可能会非常难,但对我来说,因为我都能做,所以这是一个自然选择。”
1997 年,AI 正处于第二次寒冬,这次寒潮的时间有点长,从 20 世纪 90 年代直至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如果说硅谷最近有什么产品能真正给大家带来那种珍贵的 aha moment,语音输入产品 Wispr Flow 就是其中之一。
谁会第一个到达ASI?SemiAnalysis大佬Dylan Patel脱口而出:OpenAI!最近,这位圈内最懂AI和芯片的大佬,毫不留情地戳穿了GPT-4.5惨败的原因,还揭露了Meta仓促模仿DeepSeek结果大翻车的内幕。
Legora从观察律师朋友被"thankless tasks"拖累的痛苦中诞生,通过"真正合作伙伴"而非单纯工具的协作理念,解决了传统法律研究低效问题——AI可为律师每周节省4小时、年增10万美元计费时间,目前已服务250家顶级律所实现数据室审查从数周压缩至数小时。
今年2月DeepSeek爆火,震惊国内外。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下称:中国信通院)的大模型评测团队就观察到国内模型性能迅速提升的势头,他们当中就包括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
近期,他与合作者创建了名为 EVO 2 的生物学基础模型,该模型通过学习生命的基础信息层——DNA,来解释和生成跨所有生命领域的基因序列。
随着大模型能力的突破,“可调用工具的智能体”已经迅速从实验室概念走向应用落地,成为继大模型之后的又一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