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个亚洲人脸超大规模数据集发布:让AI终于“认识”亚洲面孔
全球首个亚洲人脸超大规模数据集发布:让AI终于“认识”亚洲面孔近日,ICCV 2025(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公布论文录用结果,理想汽车共有 8 篇论文入选,其中 3 篇来自基座模型团队。
近日,ICCV 2025(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公布论文录用结果,理想汽车共有 8 篇论文入选,其中 3 篇来自基座模型团队。
AI 不该只是工具,而应该成为团队中的「智能中枢」。2023 年 3 月,微软发布 Office Copilot,掀起 AI 办公革命的第一波浪潮。然而,这场变革止步于简单的「智能助手」或「聊天工具栏」的辅助层面,受限于软件割裂、缺乏上下文记忆与协作能力,Copilot 式插件未能从根本上重构办公逻辑。
马斯克xAI整活的AI Waifu,已经让全网沦陷了!这个二次元女友会说、会撩,还具有多种不适合在工作场合展示的功能,亟待广大网友们探索。
Meta 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近一半的股份,竟便宜了其竞争对手!仅在达成协议后的48小时内,多家竞争对手们纷纷表示:泼天的富贵来了!「我们的服务器都快爆了!」
Claude天天当封号斗罗也就算了,Cursor你这小子居然还带头把这坏习惯学会了是吧,OK这下子Claude4、3.7都没得用了。
我们独家获悉,大模型公司 MiniMax 近 3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已接近完成,投后估值超过 40 亿美元(约 300 亿元人民币)。结合公开信息,目前国内达到这一估值的大模型公司有 MiniMax 和智谱。
涌现(Emergence),是生成式AI浪潮的一个关键现象:当模型规模扩大至临界点,AI会展现出人类一般的智慧,能理解、学习甚至创造。
你好,我是杰哥。 近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ai-at-work-2025-slideshow-june-2025-edit-02》,简称《AI at Work 2025》第三版报告,基于对全球 10,635 名员工的调研,深入分析了 AI 在职场中的应用现状。这份报告揭示了 AI 应用的五大关键趋势,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了重要洞察。
从 ChatGPT 引发的通用聊天机器人热潮,到如今正迅猛发展的智能体模型,AI 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范式转变:从被动响应的「语言模型」,走向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我们也正在进入所谓的「经验时代」或「软件 3.0 时代」。
想象一下,你在加拿大的森林里迷路5小时,手机电量只剩3%,Google Maps失灵,信号微弱。但ChatGPT靠实时坐标救了场,堪称AI导航的教科书,快来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