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终极框架!港大开源RAG-Anything:统一多模态知识图谱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RAG终极框架!港大开源RAG-Anything:统一多模态知识图谱
5798点击    2025-06-30 15:19

最近,由香港大学黄超教授团队发布的开源项目「一体化的多模态RAG框架」RAG-Anything,有效解决了传统RAG的技术局限,实现了「万物皆可RAG」的处理能力。


RAG-Anything的核心技术创新在于构建了统一的多模态知识图谱架构,能够同时处理并关联文档中的文字内容、图表信息、表格数据、数学公式等多种类型的异构内容,解决了传统RAG系统仅支持文本处理的技术限制,为多模态文档的智能理解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RAG终极框架!港大开源RAG-Anything:统一多模态知识图谱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HKUDS/RAG-Anything


实验室主页: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aoh


RAG-Anything作为一个专为多模态文档设计的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专注解决复杂场景下的智能问答与信息检索难题。


该系统提供完整的端到端多模态文档处理解决方案,能够统一处理文本、图像、表格、数学公式等多种异构内容,实现从文档解析、知识图谱构建到智能问答的全流程自动化,为下一代AI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该项目在开源框架LightRAG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扩展与优化,其多模态处理能力现已独立演进为RAG-Anything,并将基于此平台持续迭代更新。


RAG终极框架!港大开源RAG-Anything:统一多模态知识图谱


背景与技术驱动


多模态理解的时代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显著提升,用户对AI系统的期望已经从单纯的文本处理扩展到对真实世界复杂信息的全面理解。


现代知识工作者每天面对的文档不再是简单的纯文本,而是包含丰富视觉元素、结构化数据和多媒体内容的复合型信息载体。


这些文档中往往蕴含着文字描述、图表分析、数据统计、公式推导等多种信息形态,彼此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多模态内容已成为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科研论文中的实验图表和数学公式承载着核心发现,教育材料通过图解和示意图增强理解效果,金融报告依赖统计图表展示数据趋势,医疗文档则包含大量影像资料和检验数据。


这些丰富的视觉化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面对如此复杂的信息形态,传统的单一文本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应用需求。各行业都迫切需要AI系统具备跨模态的综合理解能力,能够同时解析文字叙述、图像信息、表格数据和数学表达式,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语义关联,从而为用户提供准确、全面的智能分析和问答服务。


传统RAG系统的技术瓶颈


尽管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在文本问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但现有的RAG系统普遍存在明显的模态局限性。


传统RAG架构主要针对纯文本内容设计,其核心组件包括文本分块、向量化编码、相似性检索等,这些技术栈在处理非文本内容时面临严重挑战:


  • 内容理解局限:传统系统通常采用OCR技术将图像和表格强制转换为文本,但这种方式会丢失视觉布局、颜色编码、空间关系等重要信息,导致理解质量大幅下降。


  • 检索精度不足:纯文本向量无法有效表示图表的视觉语义、表格的结构化关系和公式的数学含义,在面对"图中的趋势如何"或"表格中哪个指标最高"等问题时,检索准确性严重不足。


  • 上下文缺失:文档中的图文内容往往存在密切的相互引用和解释关系,传统系统无法建立这种跨模态的语义关联,导致回答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


  • 处理效率低下:面对包含大量非文本元素的复杂文档,传统系统往往需要多个专用工具配合处理,流程复杂、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RAG-Anything的实用价值


RAG-Anything项目针对上述技术挑战而设计开发。项目目标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多模态RAG系统,解决传统RAG在处理复杂文档时的局限性问题。


系统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将多模态文档处理从概念验证阶段推进到实际可部署的工程化解决方案。


此外,系统还采用了端到端的技术栈设计,覆盖文档解析、内容理解、知识构建和智能问答等核心功能模块。


在文件格式支持方面,系统兼容PDF、Office文档、图像等常见格式。技术架构上,系统实现了跨模态的统一知识表示和检索算法,同时提供标准化的API接口和灵活的配置参数。


RAG-Anything的技术定位是作为多模态AI应用的基础组件,为RAG系统提供可直接集成的多模态文档处理能力。


RAG-Anything的核心技术优势


RAG-Anything 通过创新的技术架构和工程实践,在多模态文档处理领域实现了显著突破:


· 端到端多模态处理架构


构建完整的自动化处理链路,从原始文档输入开始,系统能够智能识别并精确提取文本、图像、表格、数学公式等异构内容。


通过统一的结构化建模方法,建立从文档解析、语义理解、知识构建到智能问答的全流程自动化体系,彻底解决了传统多工具拼接带来的数据损失和效率问题。


· 广泛的文档格式兼容性


原生支持PDF、Microsoft Office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常见图像格式(JPG/PNG/TIFF)以及Markdown、纯文本等多达10余种主流文档格式。


系统内置智能格式检测和标准化转换机制,确保不同来源的文档都能通过统一的处理管道获得一致的高质量解析结果。


· 深度内容理解技术栈


集成视觉、语言语义理解模块和结构化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各类内容的深度理解。


图像分析模块支持复杂图表的语义提取,表格处理引擎能够准确识别层次结构和数据关系,LaTeX公式解析器确保数学表达式的精确转换,文本语义建模则提供丰富的上下文理解能力。


· 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


采用基于实体关系的图结构表示方法,自动识别文档中的关键实体并建立跨模态的语义关联。


系统能够理解图片与说明文字的对应关系、表格数据与分析结论的逻辑联系,以及公式与理论阐述的内在关联,从而在问答过程中提供更加准确和连贯的回答。


· 灵活的模块化扩展


基于插件化的系统架构设计,支持开发者根据特定应用场景灵活配置和扩展功能组件。


无论是更换更先进的视觉理解模型、集成专业领域的文档解析器,还是调整检索策略和嵌入算法,都可以通过标准化接口快速实现,确保系统能够持续适应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动态变化。


RAG-Anything系统架构


RAG终极框架!港大开源RAG-Anything:统一多模态知识图谱


RAG-Anything基于创新的三阶段技术架构,突破传统RAG系统在多模态文档处理上的技术瓶颈,实现真正的端到端智能化处理。


  • 多模态文档解析通过多模态解析引擎处理PDF、Office、图像等格式文档,包含文本提取、图像分析、公式识别和表格解析四个核心模块。


  • 跨模态知识构建构建跨模态知识图谱,通过实体关系抽取和多模态融合技术,建立统一的图谱表示和向量数据库。


  • 检索生成结合图谱检索和向量检索,通过大型语言模型生成精准回答。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高精度文档解析技术


采用基于MinerU 2.0的先进结构化提取引擎,实现对复杂文档的智能解析。系统能够准确识别文档的层次结构,自动分割文本块、定位图像区域、解析表格布局、识别数学公式。


通过标准化的中间格式转换,保证不同文档类型的统一处理流程,最大化保留原始信息的语义完整性。


深度多模态内容理解


统内置专业化的模态处理引擎,针对不同内容类型提供定制化的理解能力:


  • 视觉内容分析:集成视觉大模型,自动生成高质量图像描述,准确提取图表中的数据关系和视觉要素。


  • 表格智能解析:深度理解表格的层次结构,自动识别表头关系、数据类型和逻辑联系,提炼数据趋势和统计规律。


  • 数学公式理解:精确识别LaTeX格式的数学表达式,分析变量含义、公式结构和适用场景。


  • 扩展模态支持:支持流程图、代码片段、地理信息等专业内容的智能识别和语义建模。


所有模态内容通过统一的知识表示框架进行整合,实现真正的跨模态语义理解和关联分析。


统一知识图谱构建


RAG-Anything将多模态内容统一建模为结构化知识图谱,突破传统文档处理的信息孤岛问题。


  • 实体化建模:将文本段落、图表数据、数学公式等异构内容统一抽象为知识实体,保留完整的内容信息、来源标识和类型属性。


  • 智能关系构建:通过语义分析技术,自动识别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图文间的说明关系、以及结构化内容间的语义联系,构建多层次的知识关联网络。


  • 高效存储索引:建立图谱数据库和向量数据库的双重存储机制,支持结构化查询和语义相似性检索,为复杂问答任务提供强大的知识支撑。


双层次检索问答


RAG-Anything采用双层次检索问答机制,以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精准理解与多维响应。


该机制同时兼顾 细粒度信息抽取 与 高层语义理解,显著提升了系统在多模态文档场景下的检索广度与生成深度。


智能关键词分层提取:


  • 细粒度关键词:精确定位具体实体、专业术语、数据点等详细信息


  • 概念级关键词:把握主题脉络、分析趋势、理解抽象概念


混合检索策略:


  • 精准实体匹配:通过图谱结构快速定位相关实体节点


  • 语义关系扩展:利用图谱的关联关系发现潜在相关信息


  • 向量相似性检索:捕获语义层面的相关内容


  • 上下文融合生成:整合多源信息,生成逻辑清晰、内容准确的智能回答


通过这种双层次的检索架构,系统能够处理从简单事实查询到复杂分析推理的各类问题,真正实现智能化的文档问答体验。


快速部署指南

RAG-Anything提供两种便捷的安装部署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技术需求。推荐使用PyPI安装方式,可实现一键快速部署,体验完整的多模态RAG功能。


安装方式


选项1:从PyPI安装


pip install raganything


选项2:从源码安装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HKUDS/RAG-Anything.git


cd 


RAG-Anything


pip install -e .


多场景应用模式


RAG-Anything基于模块化架构设计,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两种灵活的使用路径,满足从快速原型到生产级部署的各类需求:


方式一:一键式端到端处理


适用场景:处理完整的PDF、Word、PPT等原始文档,追求零配置、全自动的智能处理。


核心优势:


  • 全流程自动化:从文档上传到智能问答,无需人工干预


  • 智能结构识别:自动检测标题层次、段落结构、图像位置、表格布局、数学公式


  • 深度内容理解:多模态内容的语义分析和向量化表示


  • 知识图谱自构建:自动生成结构化知识网络和检索索引


技术流程: 原始文档 → 智能解析 → 多模态理解 → 知识图谱构建 → 智能问答


示例代码:

import asyncio

from raganything import RAGAnything

from lightrag.llm.openai import openai_complete_if_cache, openai_embed

async def main():   

rag = RAGAnything(       

working_dir="./rag_storage",       

llm_model_func=...,          # LLM       

vision_model_func=...,       # VLM       

embedding_func=...,          # 嵌入模型       

embedding_dim=3072,       

max_token_size=8192   
)    

# 处理文档并构建图谱await rag.process_document_complete(       

file_path="your_document.pdf",       

output_dir="./output"   
)    

# 多模态问答查询   

result = await rag.query_with_multimodal("Could you share insights 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associated data tables?", mode="hybrid")    

print(result)

asyncio.run(main())


方式二:精细化手动构建


适用场景:已有结构化的多模态内容数据(图像、表格、公式等),需要精确控制处理流程和定制化功能扩展。


核心优势:


  • 精确控制:手动指定图像、表格等关键内容的处理方式


  • 定制化处理:根据特定领域需求调整解析策略


  • 增量构建:支持逐步添加和更新多模态内容


  • 专业优化:针对特定文档类型进行深度优化


示例代码:


from lightrag import LightRAG

from raganything.modalprocessors import ImageModalProcessor, TableModalProcessor

# 初始化 LightRAG 系统

rag = LightRAG(working_dir="./rag_storage", ...)

# 处理图像内容

image_processor = ImageModalProcessor(lightrag=rag, modal_caption_func=your_vision_model_func)

image_content = {

"img_path": "fig1.jpg",

"img_caption": ["Figure1: RAG-Anything vs Baselines"],

"img_footnote": [""]
}

description, entity_info = await image_processor.process_multimodal_content(

modal_content=image_content,

content_type="image",

file_path="RAG-Anything.pdf",

entity_name="fig1-RAG-Anything vs Baselines"
)

# 处理表格内容

table_processor = TableModalProcessor(lightrag=rag, modal_caption_func=your_llm_model_func)

table_content = {

"table_body": """

| Methods | Accuracy | F1 |

|------|--------|--------|

| RAGAnything | 95.2% | 0.94 |

| Baseline | 87.3% | 0.85 |

""",

"table_caption": ["Table1: RAG-Anything vs Baselines"],

"table_footnote": ["Dataset-A"]
}

description, entity_info = await table_processor.process_multimodal_content(

modal_content=table_content,

content_type="table",

file_path="RAG-Anything.pdf",

entity_name="tab1-RAG-Anything vs Baselines"
)


RAG-Anything未来展望


深度推理能力升级


RAG-Anything将构建具备人类级别逻辑推理能力的多模态AI系统。通过多层次推理架构实现从浅层检索到深层推理的跃升,支持跨模态多跳深度推理和因果关系建模。考虑提供可视化推理路径追踪、证据溯源和置信度评估。


更加丰富的插件生态


RAG-Anything未来也会考虑从另一个维度实现扩展——探索构建开放的多模态处理生态系统。我们设想让不同行业都能拥有更贴合需求的智能助手。


比如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解析学术图表,协助金融分析师处理复杂的财务数据,或者让工程师更容易理解技术图纸,医生更快速地查阅病历资料等。


参考资料:


https://github.com/HKUDS/RAG-Anything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新智元”。


关键词: AI , rag , RAG-Anything , 人工智能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RAG

【开源免费】graphrag是微软推出的RAG项目,与传统的通过 RAG 方法使用向量相似性作为搜索技术不同,GraphRAG是使用知识图谱在推理复杂信息时大幅提高问答性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crosoft/graphrag

【开源免费】Dify是最早一批实现RAG,Agent,模型管理等一站式AI开发的工具平台,并且项目方一直持续维护。其中在任务编排方面相对领先对手,可以帮助研发实现像字节扣子那样的功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enius/dify


【开源免费】RAGFlow是和Dify类似的开源项目,该项目在大文件解析方面做的更出色,拓展编排方面相对弱一些。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finiflow/ragflow/tree/main


【开源免费】phidata是一个可以实现将数据转化成向量存储,并通过AI实现RAG功能的项目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phidatahq/phidata


【开源免费】TaskingAI 是一个提供RAG,Agent,大模型管理等AI项目开发的工具平台,比LangChain更强大的中间件AI平台工具。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TaskingAI/Taskin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