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融资目标:人民币500万元
资金用途:
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化(40%):150万元,用于AI算法深化、传感器集成、云平台升级。
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30%):150万元,用于品牌推广、战略合作、展会参与。
团队扩充与运营管理(20%):100万元,用于招募技术、市场、运维人才。
法务、财务与风险准备金(10%):50万元,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合规建设、风险应对。
需求详情
一、核心技术围绕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赋能的中央空调智能调控系统 展开,形成一个闭环的智能运维体系,主要包括:智能传感器网络与数据采集 在建筑关键区域部署多种IoT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CO₂浓度、光照、人员流动、能耗等多维数据。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算法 利用云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与深度分析,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实现负荷预测、能耗评估、设备状态监控与优化。AI智能调控系统 基于实时数据与预测模型,自动生成最优控制策略,对中央空调进行变频调控,并联动照明、通风、安防等系统,实现按需供冷/供热与综合节能。数字孪生与边缘计算 构建建筑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物理与虚拟环境的实时对接与仿真;通过边缘计算节点降低延迟,提升响应速度与系统可靠性。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平台 覆盖从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到数据反馈优化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中央空调专业应用大模型 集成暖通空调知识库、行业规范、案例与产品数据,结合工作流与插件,支持方案生成、节能策略制定等智能化决策。二、研发方向硬件研发(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家用住宅新风设备远程检测装置地源热泵系统流量分配与三联供装置变频多联空调温湿度节能控制装置散热器与地暖系统热能回收装置空调冷凝水用于毛细管空调的节能装置(发明专利)软件与平台研发(已完成):数据收集与管理、量化分析、可视化分析、信息模拟、知识库安全管理等系列软件著作权(共5项)。AI算法与系统集成:深化AI算法在负荷预测、节能优化、故障预警中的应用。推进多系统(空调、照明、通风、安防)的智能联动与协同优化。三、核心亮点(竞争优势)优势类别具体内容技术领先自主知识产权AI算法,节能15%-30%,延长设备寿命;融合AI、IoT、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结合AIoT与合同能源管理(EMC),提供“节能改造+智能运维”全流程服务,形成生态闭环。政策红利国家“双碳”目标、绿色建筑政策、节能补贴等提供强有力外部支持。成本效益高投资回收期2-3年,为客户带来显著节能效益与成本节约。团队实力强核心团队具备暖通、金融、AI、项目管理复合背景,创始人兼技术总监拥有16年行业经验。可复制性强通过“城市合伙人”模式,实现品牌、流程、技术标准化输出,快速全国扩张。四、市场前景市场规模巨大:中央空调施工安装及售后市场:400亿元/年中央空调设备市场:1000亿元/年总潜在市场:1400亿元/年增长趋势强劲:智能建筑IoT平台市场年均增速预计达 21.19%(至2030年)合同能源管理(EMC)投资规模年均增长约 7%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接近 2000亿元目标市场广泛:数字工厂、零碳园区、绿色校园、智慧楼宇、商业门店、建筑工地等。市占率目标:目标市占率 15%,对应年销售收入 210亿元。五、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技术挑战:模型幻觉:AI生成内容可能与事实不符,需建立事实核查机制。数据安全:需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已采用加密、访问控制、区块链溯源)。系统集成复杂性:需兼容不同品牌、协议的设备,实现无缝对接。实施风险:节能量测算与验证的准确性(需遵循国标,建立透明机制)。合同能源管理中的绩效保障与违约责任界定。产权归属与资产移交的法律清晰性。市场挑战:客户对新技术接受度与初期投资顾虑。行业竞争加剧,需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六、预期融资规模及用途融资目标:人民币500万元资金用途: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化(40%):150万元,用于AI算法深化、传感器集成、云平台升级。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30%):150万元,用于品牌推广、战略合作、展会参与。团队扩充与运营管理(20%):100万元,用于招募技术、市场、运维人才。法务、财务与风险准备金(10%):50万元,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合规建设、风险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