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面向AI典型应用的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测试系统研究”是基于“机器人、无人机、电动汽车和高精度机床”等新型行业蓬勃发展而开展的覆盖“电磁理论应用、自动化控制、电磁兼容、振动声学、可靠性设计与评估、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核心技术的驱动电机及系统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对象涉及“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驱动电机的测试系统”、“基于物联网的快速动态信号捕捉技术”、“低电磁干扰的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测试系统”、“基于噪声频谱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面向驱动电机及系统的电磁辐射及负载噪声的仿真技术”、“基于回归方程和相关性分析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等。
需求详情
1.项目介绍: “面向AI典型应用的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测试系统研究”是基于“机器人、无人机、电动汽车和高精度机床”等新型行业蓬勃发展而开展的覆盖“电磁理论应用、自动化控制、电磁兼容、振动声学、可靠性设计与评估、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核心技术的驱动电机及系统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对象涉及“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驱动电机的测试系统”、“基于物联网的快速动态信号捕捉技术”、“低电磁干扰的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测试系统”、“基于噪声频谱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面向驱动电机及系统的电磁辐射及负载噪声的仿真技术”、“基于回归方程和相关性分析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等。 “面向AI典型应用的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测试系统研究”为针对面向AI典型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设备体积大、运行效率低、远程控制程度低、自学习能力差、设备运行不稳定(抖动、异常停机、无征兆启动)、设备运行声音比较大、设备功率密度过大、转动惯量较大、自动悬停反向时间过长”的等问题而制定的控制电机驱动系统性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设计、驱动控制电机驱动系统转速和转动惯量的性测试和评估、自学习自适应的控制软件研究、软件诊断及超高转速低转动自动化测试系统研发、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测试系统制造和实验室建设的科研项目。2.核心需求: ①基于仿真技术的控制电机驱动系统性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设计 ②驱动控制电机驱动系统转速和转动惯量的测试平台设计 ③自学习自适应的控制软件开发 ④软件诊断及超高转速低转动自动化测试系统 ⑤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测试系统制造和实验室建设及服务。3.研发成果简介晗兆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拥有一流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和国众多著名科研院所与认证机构的技术优势,晗兆公司吸引着各方人才及外籍专家的加盟,通过产学研合作及国际交流,使我们更加具有广阔的视野。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的方式,先后与辉略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机制。 专注技术与专业服务。晗兆公司拥有专业的高压模拟实验室和电磁兼容测试实验室,在昆明设有办事处,技术支持和服务覆盖国内主要区域。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沉淀,累积服务的客户达100多家,技术服务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器、电机、电动工具、电焊机、家用电器、电线电缆、电磁兼容、汽车电子、照明设备、新能源行业、军工等行业。 近三年,晗兆检测技术分别获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CNAS实验室证书)和资质认定机构(CMA证书)、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中国创翼”大赛宝山区优胜奖等荣誉称号。另外还出版了适用于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应用的《电机测试与标准应用》、《控制电机电磁兼容测试与抑制技术》、《现代低压电器技术》、《振动噪声测试与抑制技术》 4本;发表论文20余篇,制修订标准8项。 技术团队由相关技术的科研院所的高级工程师和高校教授组成;技术团队从事过相关技术的研发、生产和设备制造工作,掌握本项目所需的核心技术;技术团队有类似技术和产品转化的成果案例;技术团队拥有相关技术的21个软件著作。成果研发所处阶段描述如下:①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优化:技术论证阶段已完成技术调研、完成超高转速状态下的计算机仿真及动平衡设计。②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测试系统设计:小试阶段已完成测试系统的搭建、原理图的绘制和测试系统的搭建工作,未来进行系统立联调和产业化推广。③自学习自适应的控制软件和可靠性评估软件:研发阶段已完成自适应的控制软件和可靠性评估软件的总体设计、软件结构图、功能流程图和逻辑框图、软件模块功能和软件接口的设计,同时编制了诊断软件开发文档,后续将完成诊断软件代码的编写、诊断软件的定稿及知识产权的申报工作。④一体化实验室建设及服务:小试阶段在搭建驱动系统设备和测试平台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建设及服务提供建设方案。目前,已完成适用于电磁兼容和驱动电机及系统的实验室建设方案。目前已投入资金150余万元。4.对揭榜方要求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超高转速[>2万r/min]驱动系统,建立新的设计模型,调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并提供解决方案。新建模型、优化仿真工具,将驱动电机系统的转速等级从25000r/min提升至75000r/min; 2、针对超高转速[>2万r/min]驱动系统,建立新的测试模型,新增超高转速负载和转矩转速传感器、研究快速动态信号捕捉技术,动态信息包括转矩、转速及时间;针对低转动惯量[<0.1kg·m2],优化测试设备精度;搭建测试平台,将驱动电机系统的转速等级从25000r/min提升至75000r/min;动态捕捉时间由0.1s提升至0.01s;测量指标由0.5%提升至0.2%;测量不确定度由2%提升至0.5%; 3、自学习自适应的控制软件和可靠性评估软件开发。基于驱动电机控制器的特点,新增控制器的“记忆”和“学习”功能,设计具备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的控制软件;使用频谱分析和性能测试技术,对电机驱动系统的寿命进行预测;新增驱动控制器软件的“记忆”和“学习”功能,可靠性评估方法。 4、提供覆盖“振动噪声、电磁兼容、驱动系统测试、超高转速测试性能”针对超高转速低转动惯量的一体化实验室设计及建设解决方案;该技术的难点为“振动噪声控制、电磁兼容抑制、驱动系统测试、超高转速试验装置产业化”一体化设计实验室规划的兼容性和合理性等。意向性单位: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或企业,具有相关技术人员及科技成果。
技术参数
4、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要求1、研发成果归甲、乙方共同所有,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私自泄露、发表相关成果;2、项目产生的利润按照项目投资的比例分配,原则上,甲方的利润需要确保大于50%;3、双方参与项目的研发人员享有在有关技术成果文件上写明技术成果完成者的权利和取得有关荣誉证书、奖励的权利;4、甲方确保其交付给甲方的研究开发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权益;5、双方约定,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所产生的研究开发成果及其相关知识产权权利,在取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甲方享有知识产权的转让权,乙方享有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和优先转让权;6、甲、乙双方未经对方允许,不得私自将研究开发成果转让给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