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新功能,抢占你早上第一个打开的App
ChatGPT新功能,抢占你早上第一个打开的AppChatGPT Pulse(随时随地脉动回来)。OpenAI应用程序首席执行官Fidji Simo曾表示,“下一个前沿将是智能体,是能够代表你执行操作,并像队友一样与你并肩作战的AI助手。”
ChatGPT Pulse(随时随地脉动回来)。OpenAI应用程序首席执行官Fidji Simo曾表示,“下一个前沿将是智能体,是能够代表你执行操作,并像队友一样与你并肩作战的AI助手。”
扎克伯格又从 OpenAI 挖走了一位华人科学家,而且这位称得上是「超级大脑」。本周四午间传来消息,原 OpenAI 战略探索团队负责人宋飏(Yang Song)加入 Meta,他成为了新成立的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SL)研究负责人。
正所谓“得数据者得天下”,这家央企算是把高质量数据集给玩明白了——超过10万亿tokens的通用大模型语料数据,以及覆盖14个关键行业的专业数据集,总存储量高达350TB!
作为一名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穿越」而来的连续创业者,他经历过完整的周期起伏。而在 AI 时代,他选择不做具体的品类选手,而是成为一个「赛道服务者」。他创立的矩阵魔方 ( Cubo Group ),在过去一年多里,服务了超过 100 个 AI 产品的全球化营销,其中既有从零崛起的明星项目,也有在 4 个月内实现 ARR 从数百万到 5000 万美金的惊人增长案例。
我一个 AI 圈的,为啥会关注到电影圈呢?倒不是因为我爱看电影,而是因为电影节的放映单元,突然冒出来了我们圈子里几个“老熟人”:Seedream(图像创作模型)、Seedance(视频生成模型)、即梦 AI。
最近 flowith 推出了全新画布,交互形态全新升级,现在 AI 生成的任意内容,都可以被很方便的右键点击节点,存入任意知识库,后续工作都可以调用。说实话,flowith 是一款上手门槛比较高的产品,它不像一般对话式的 ChatBot 那样简单,
两项最新研究更新了Brynjolfsson最初提出的生产力悖论,揭示企业和入门级岗位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初创公司的机遇。20世纪90年代,Erik Brynjolfsson及其同事提出“生产力悖论”:尽管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电脑在工作场所普及,生产率增长却依旧乏力。该悖论指出,仅拥有新技术不足以推动生产力,还需组织变革、技能提升和业务流程创新等补充因素。
你有没有想过,AI助手的终极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是更聪明的聊天机器人,还是能真正帮你完成复杂工作的数字员工?今天,当我体验了Kimi刚刚发布的"OK Computer" Agent模式后,我突然意识到:AI行业可能正在经历一次根本性的范式转变——从"回答问题"到"完成任务"。
医学研究迎来“零人工”时代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索津莉课题组,发布首个专为医疗信息学设计的全自主AI研究框架——OpenLens AI。首次实现从文献挖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代码生成→可投稿论文的全链条自动化闭环。
9 月 25 日,生数科技新一代图生视频大模型 Vidu Q2 正式全球上线,打破了原有 AI 生成的表情太假,动作飘忽不定,运动幅度不够大,无法指哪打哪的行业问题,实现从 “视频生成” 到 “演技生成”,从 “动态流畅” 到 “情感表达” 的革命性跨越,标志着 AI 视频生成技术正式从追求 “形似” 进入追求 “神似” 的新纪元
其实大语言模型的“教育”问题也差不多。研究者在训练和使用这些模型时,离不开提示词。这就像一份人生剧本,告诉模型“你是谁?”“你要做什么?”“你能做到哪里?”但问题是,提示词到底应该像家长一样,
谷歌最新发布的Gemini Robotics 1.5系列模型,让机器人真正学会了「思考」,还能跨不同具身形态学习技能。这意味着,未来的机器人将成为和人类协作、主动完成复杂任务的智能伙伴。
Plaud 没那么需要融资,它是全世界最成功的 AI 硬件 Startup。约 150 美金的录音卡片,卖给了全球超过 100 万人,引来大厂效仿,甚至还有美国团队跑来中国找供应商。你不好奇吗?为什么?
刚刚,Meta又从OpenAI挖来一员猛将——宋飏,扩散模型领域的核心人物,DALL·E 2技术路径的早期奠基者。他已正式加入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担任研究负责人,直接向他的师兄赵晟佳汇报。
这是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迄今为止最喜欢的 ChatGPT 功能。本周五凌晨,OpenAI 宣布推出 ChatGPT 新功能「Pulse」的预览版,首先向 Pro 订阅用户开放。ChatGPT 现在会每天晚上主动进行研究,根据你每天的聊天记录、反馈以及日历等关联应用提供个性化更新。每天清晨,你都会收到一组自定义生成的,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出现在手机 App 上。
所以,我想,单独给剪映写一篇文章。来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这一个可能看着其实不怎么AI,但是比绝大多数AI产品还要AI的超级工具吧。比如说,之前我出国一个周杰伦的照片转场教程:周杰伦发的1400万人点赞的AI视频,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家仅成立9个月的新公司——奇妙拉比MarveLab,在2025年8月推出的首款AI潮玩RAGUS&WHITE,凭借超过5000单的预售成绩,超200万的首发营收,迅速成为行业内的讨论热点。
今天,月之暗面正式发布全新 Agent,产品名别具一格:「OK Computer」。在大模型厂商进入战略对决关键时刻,这声“OK”,到底 O 不 OK?
就在刚刚!全球最受瞩目的 AI 音乐平台 Suno,正式迎来了史诗级的重大更新—— V5 模型炸裂上线!这一次,Suno 直接放出了它口中 “迄今为止最强大的音乐基础模型”:
Veo 3真正对手,竟不是Sora 2!通义万相2.5全网首发,直接甩出王炸:一句话,直出10秒1080P电影级视频,首次实现音画精准同步。一键生成BGM、人声,全网实测玩疯。
手机PC等终端芯片,在Agent变革面前也要被重塑了。面向PC,高通首次推出专为超高端PC打造的骁龙X2 Elite Extreme,目标是“轻松驾驭智能体AI体验”;
刚刚完成1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Runware,正在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定义AI基础设施。他们不依赖现成的云服务提供商,而是从零开始构建了自己的硬件和软件栈,创造出了所谓的"Sonic推理引擎"。这种垂直整合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将AI推理成本降低高达90%,同时通过单一API提供对超过40万个AI模型的访问。
搜集整理了Top15的投资人在AI领域的代表性投资案例。希望能给关注AI的读者朋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我们的观察和整理,Top15的天使投资人押注的项目,并非散点式的“随缘下注”,而是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共性和清晰的趋势。
在 AI 技术浪潮狂飙的 2025 年,市场的聚光灯无疑主要打在了 AI Agent 这位年度主角身上,它所预示的自动化与智能交互的未来,吸引了绝大部分的目光与资本。
“未来 1-5 年,可能有一半的白领岗位会消失,失业率会飙升至 10% 到 20%,无论这项技术能带来多少好处”。Anthropic 联合创始人 Dario Amodei 此前曾在采访中表示。这个观点一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AGI解放80%日常工作,ASI创造超级科学家——阿里巴巴首次公开ASI蓝图,通义千问家族模型性能飙升,超越GPT-5,开启全模态智能时代。
今年8月的一场小型AI应用内部会议上,近九成与会AI应用企业表示,已制定或正在推进出海计划。这些公司来自多个AI应用赛道,如AI玩具、AI眼镜、AI编程、AI影视、跨境电商、具身智能以及AI游戏等。
抢滩6G前夜,AI加物理正在重塑无线电地图产业格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机构联手重磅发布PhyRMDM框架,打破认知盲区,将物理约束与生成模型能力融合一体,显著提升高精度无线电地图的生成质量与稳定性。这一成果已被顶会ACM MM 2025接收。
对于提升AI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用工具并执行解决方案,在真实环境里闭环工作,而不只是在对话里“想”的智能体能力(Agency)。在这篇论文之前的传统方法认为,需要遵循传统语言模型的“规模法则”(Scaling Laws)才能实现,即投入更多的数据就能获得更好的性能。
烫,实在是烫!如果要给2025年九月的北京选一个“最热地段”,那非海淀莫属。如果要选一个“AI最热事件”,那一定是2025 AI创造者嘉年华——就在海淀,就在中关村创业大街。